最新网址:hengbaida.com.com
字:
关灯 护眼
恒百大书城 > 宋穿之懒皇帝 > 第113章第 113 章

第113章第 113 章

官家在海里一觉睡到夕阳西下, 摆着一副很有“长大模样”的派头回来。

圣人通过窗户远远地看到他浑身湿哒哒的,踱着小方步的身影, 正在整理衣物打包行李的动作暂停。

笑容在脸上蔓延开来, 眼底眉梢都是笑意融融。

第二天下午, 天气已经热得很。吃了三天海鲜, 圆满完成了圆房的任务, 官家带着小媳妇做船回燕京。

太上皇和太上皇后发现他俩还和以前一样温馨的相处,不由地笑了出来。儿子和儿媳妇感情处得好, 圆房倒是水到渠成一般。

官家把人生大事完成, 家里一片和睦与和谐。接下来的小日子就是每天上朝,进学或者讲学, 陪伴亲爹娘和小媳妇。

个人爱好上只喜欢兵事和工事;政事上他又和上皇一样知人善任, 还善于放权。所以总体来讲, 倒是没有耽误他偷懒睡觉的日常。甚至还有空和王惟一等医学大家一起研究、推广人体解剖、腧穴位置、经络走行、针灸主治等等。

朝臣们拿这样的“懒”官家没有办法,那么多的政务总要有人做,他们也没有时间天天催逼着官家去处理小山一样的上书,忙碌着忙碌着, 渐渐得也就习惯了官家的为政方式。

其实这样也好

苦中作乐的大宋官员们自我安慰。上行下效的, 大宋朝野上下的做事方式倒是越来越开明简单, 讲究效率和实在。

这年年底, 大宋的新琉璃终于可以稳定生产,恰好官家的皇宫也开始建造, 几番更改的建筑图再一次更改, 依旧住在原来辽国行宫的皇家一家人干脆先在行宫里装上了新琉璃。

“亮堂!”太上皇对着窗户上的新琉璃满口夸赞, “关上窗户也不耽误光线进来。”

“真清楚。”太上皇后照着琉璃镜子,对着镜子里连根毛发丝都能看清楚的自己,笑的格外欢喜。

圣人欢喜地让官家画了一副画儿刊载在小报上,大宋的世家豪门、各海外港口、各地方衙门闻风而至。

自从王安石大人进了度支部,苏轼大人进了户部,两个人和盐铁部的人一起掌管大宋三司财务,越发地激励了他们的“敛财”天赋。

虽然他们最近因为改革度支部“文帐烦冗,吏胥欺蔽”现象,统一大宋记账模式而分身乏术,可他们还是抢先出手,把新琉璃的售发权抢到了手里。

一船用最廉价的白石头加锡造出来的,一天可以生产几大车的新琉璃,运到海外就可以换回来两船真金白银什么的,简直不要太美好。

到了海外自觉“海阔凭鱼跃、天空任鸟飞”的展昭和白玉堂两个人,一边带着人开发海上陆地的隘口据点,建设矿山、屯田等等;一边看着新发现的石油矿,一船一船朝大宋运的黄金锡矿,同样觉得不要太美好。

由此,海外之人更是蜂拥而至,到了大宋就赖着不想走想方设法地定居下来。内外各种文化知识的夹击之下,大宋人的日常工事研究自然是一发不可收拾,更好的印刷术,更好的天文钟、天文图、风磨、用于航海的指南针等等一一出现。

当然,官家的懒人椅子、懒人枕头也走进了千家万户。带动的鸭毛、鹅毛大涨,辽国和大西北的羊毛大涨,带动的大宋人也开始折腾自己的家居用品。然后,羊毛线,各种毛毛衣服就这样被折腾了出来。

大宋对羊毛的需求加大,官家穿着小媳妇亲自编出来的毛衣毛裤也觉得非常轻便保暖,既然如此,自从三百年前聂赤赞普被推翻后就一直是四分五裂,各部族割据局面的前吐蕃国,那就给统一纳入大宋地盘好了。

省的以后他们自个儿统一了又开始和前朝一样来大宋闹腾。

官家心有所动,当下就决定发兵原吐蕃国,刚刚闲下来的大宋禁军自然是高兴地嗷嗷叫。然后包拯、欧阳修等老大人们又是一番脚不沾地的忙乎。

时间到了庆和五年的冬天,地盘越来越大的大宋,“北方”越来越冷,南方越来越热。

因为这几年大肆修路和西北、西部、大辽等地区的羊肉供应,羊肉的价格终于降到了八百文一斤,而大宋人的平均收入多多少少的都有翻倍上涨,天天牛羊肉用得心满意足的圣人在大年初六这天,被太医院的例行检查查出来有孕。

太上皇和太上皇后自是又哭又笑的欢庆不休--这三年来儿媳妇一直没有动静,他们都要放弃希望了;官家盯着媳妇尚且平坦的小肚子使劲的瞅,实在不敢相信里面有了小娃娃,小娃娃还会长得白白胖胖的,七八斤重。

圣人瞅着他满满的好奇,想摸又不敢摸的样子,忍不住笑出来,伸手拉着他的手放在自己的肚子上。

官家感受到小娃娃生机满满的生命气息,心生一股骄傲,“他一定会非常的健壮。”

圣人肯定的回答,“和官家一样英武。”

荣升为父亲的官家因为媳妇的说法莫名的很开心,眉眼飞舞着,满脸欢喜的笑,“现在是一个半月,还有三四个月小娃娃就会胎动,七八个月后就会出生。”

官家在心里算着小娃娃胎动,出生,长大需要的各种物事,有了主意。

爹爹和嬢嬢年龄大了,肯定不能和当年抱着他一样,天天抱着小胖娃娃很久,亲爹越发的老迈,就是提着摇篮也提不动;小媳妇事务多,更不能时常抱着胖娃娃。所以首先要有一个方便不费力的小摇篮。

懒官家从没想过自己和他亲爹当年一样,抱着胖娃娃到处晃悠。

大宋的自动马车研究已经有了很大的进展,研究出了可以自己动的木马车,虽然只能动一天。所以信心满满的广备处的人一听说官家的要求,自是欣然答应,不到一个月就把小推车给造了出来。

太上皇看着这个做工精致,轻便简单的小推车,乐的见牙不见眼。全家里就他身体最弱,他前几天还在和老妻唠叨说,担心将来抱不动小孙孙。

老人家想着自己推着小推车带着孙子出门晃悠的情景,大力夸赞儿子的孝顺;太上皇后则是欢欢喜喜地给小推车布置打扮,力求让小孙儿睡得柔软舒适,玩得开开心心。

自从怀孕后就彻底闲下来的圣人,正好越来越对编织有兴趣,当天就亲自动手编了很多鲜艳夺目的小玩具,挨个的朝小推车上挂。

官家发现家里人对小推车都很热情,推广出去后大宋人也都是欣喜若狂,就找了个时间晃到了广备处,和沈括他们一起研究怎么改进。

最好再有个学步车。

官家想想他当年被亲爹娘天天扶着练习走路的事儿,觉得现在老两口估计是没有那个体力了。

同样因为官家提供的各种好主意对官家格外热情的沈括大人闻言,笑哈哈的说道:“最近微臣与整理研究算法的几位大家讨论了一番,觉得用圆形车轱辘比扁的好,但是圆的虽好,总归是木头的,颠簸。”

“微臣等人设计了一些防颠簸的小技艺,也只能是稍稍改良。所以臣等就想着,如果能给木头或者铁做的车轱辘加一个软弹耐用的外套就好了。”

官家琢磨了一会儿,觉得这主意好,非常肯定的回答,“可行。”

于是朝廷直接公告天下,寻找各种“软弹耐用的物事”。

还别说,他们还真的在上千上万的推荐中找到了一些可用的。等到小胖娃娃七八个月大因为一家人用饭时候的丝竹声在亲娘的肚子里踢腾的时候,官家和广备处的人终于把胶制实心外套套在了马车的车轱辘上。

大宋的世家贵族们乘坐着新式马车出门,深刻地体会到了日常工事的重要性和软胶产地南方之地的重要性。

精明的商人一呼隆地朝南方跑,大力建造南方的胶树园。理所当然的,大宋南边的地盘又朝南推进一些。

买也行,我们大宋有钱。打也行,我们大宋有兵马。认识到了以前被他们视为蛮荒之地的南方和西部好处的大宋人欢天喜地的开始又一轮陆地扩张。

然后他们就发现,泉州等地几乎被海外之人占据了,海外来的商人,文人,贵族等等加起来比大宋人都多。再一看看,燕京的外来人也越来越多了。

华夏大地上,自从唐朝末年黄巢大肆屠杀几十万外来人之后,再一次有了各种肤色发色的外来人人满为患的问题。

胆气越来越大,生活越发富足的大宋人虽然以“大国能容”的态度和气量接纳并且友好的对待这些外来人,内心里却是非常坚决的认为他们都是不开化的蛮夷;更有保守的文臣武将开始上书要求抵制外来人,加强管理等等。

改革派们在好学的官家带动下,根据各种海外书籍了解到他们的文明,知道了基督教,明白了罗马文化的深远精厚,认为大宋应该兼容并蓄,学习人家的好处增长自己文化。

两派人争论不休,就连乐天的中间派,养老的致仕派,越来越活跃的宗师皇亲们也加入了进来。

官家小忧愁。

推荐阅读: 近战狂兵 永恒圣王 纨绔农民 幽冥仙君 斩月 卿卿我我 [综]稳住,我能苟 复活后我成了国宝级大师 [综武侠]江湖多渣男 表妹软玉娇香